在前不久天津市举办的国际建筑节能建材展上,各种性能优异的厨卫塑料管道、保温隔热的绿色门窗等展品令人大饱眼福。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发人深思:其中的许多优质产品难以在市场上推广,业内人士期待中的节能家居时代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环保建材价高失市场
按照建设部“十一五”规划,5年内全国节能建筑总面积要超过21.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筑16亿平方米,改造现有建筑5.6亿平方米。这部分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在未来的市场容量可达数万亿元。这为节能环保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记者调查采访发现,目前,在本市推广节能建材生产厂家经销网点并不多,销售情况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一些销售人员反映,节能建材售价比普通建材高,普通开发商不太愿意采用节能建材。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委会秘书长王占杰对此指出,我国目前一些建筑工程的质保期一般只有几年,有的开发商根本不担心验收以后管道的产品质量。塑料管道的合格寿命应是50年,3年质保期和50年质保期的材料质量和价格相差很大。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方在管道方面节省的费用往往就是他们的直接利润。部分采购者在利益的驱使下,主动采购劣质产品,甚至有的地方质差价低的产品更好销。还有一些正规的招标项目以最低价格中标,而不论管道产品的价格是否低于成本价。这种招标的结果,就是把管道供应厂家引入偷工减料、恶性竞争的歧途,进而扰乱了塑料管道产品的市场秩序。一些产品质量好的生产企业反而失去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业主深受劣质建材困扰
采访中,不少市民反映,开发商卖楼时楼房质量通过了建设主管部门的验收,但是管材漏水问题要几年后才逐渐显露出来。和平区景阳里社区的物业维修人员告诉记者,厨房或卫生间的管道漏水情况是住户反映最多的一个问题。很多老旧房屋的居民深受其扰,张大妈家的管道前不久就发生过漏水,楼下的邻居家也受到影响,在与物业乃至开发商理论未果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多年的邻里关系,张大妈只得自掏腰包请人维修。张大妈这样的例子非常普遍,业主自己在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之间奔波,还要遭受邻居的埋怨。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管道、地板等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家装领域投诉率居高不下,尤其在安装规范、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纠纷不断上升,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不和谐的因素。
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据悉,本市已经积极推行奖励政策引导一些节能环保建材生产企业批量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一些建材业内人士表示,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市场质量监督和管理,特别建议相关部门建立信息披露平台,发现劣质产品要驱逐出市场。对于采购招标过程中的低价招标现象,建议相关部门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如在“最低价中标”前加上有关质量和价格的限制性条款等。
采访中一些市民也认为,买套房子不能在管道、水暖这些设施上图便宜,不过他们也希望建材产品也不能因为炒作绿色、环保等概念标签而价格高得离谱。建议主管部门可推行一些标准,提高住宅性能的透明度,维护买房人对住宅性能的知情权。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等部门可以发布房屋的“红黑榜”,让使用劣等建材的开发商受到市场的惩罚,让真正优质环保的建材在建设环节就用于百姓家。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