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幕墙网 > 行业资讯 > 新闻正文

建筑业利润微薄,出路在哪里?

来源:新鲁班  作者:杨宝明  日期:2016-9-7
页面功能 [字体: ] [ 打印 ] [ 投稿 ] [ 评论 ] [ 转发 ] [ 啄木鸟 ]
  我国建筑业利润微薄,已成为行业协会和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协会和众多企业家也基于此,反对推行合理低价中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行业利润长期微薄确实严重影响了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利润是企业追求的永恒话题,企业要想获得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在经营活动中获得稳定并持续增长的利润,提高利润率,是最直接的办法之一。当前的我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发展缓慢,究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行业内利润微薄且利润率一再下降。

  我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利润微薄,已成为行业协会和企业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协会和众多企业家也基于此,反对推行合理低价中标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行业利润长期微薄确实严重影响了建筑(词条“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幕墙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 编辑部,集合行业内众多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著名经济学家的观点,深入研究并整理了以下内容,供广大网友学习思考。

  我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利润微薄的严重情况,横向与同行业内相比,特大型门窗幕墙企业赢利水平远低于国外大型同类企业,同时也远低于国内整个建筑行业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远低于中国工业平均水平,应属利润率最低的第二产业之一。

  一个更不合常规的情形是,这样利润微薄的行业,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竞争却愈趋激烈,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非但没有企业退出转换到其他行业,相反,一级、二级资质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这种状况确实威胁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和协会一直据此向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施压,要求改变清单报价(合理低价中标)招标政策,最好是回到定额计价制度。

  造成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现今利润长期微薄这样状况的原因到底又是什么呢?

  问题表象

  业内专家与企业家普遍的观点是以下两种情况造成的:一是产能过剩,二是生产方式落后。产能过剩造成业主方压价、企业间恶性竞争。生产方式落后意指在整个产业链中,被业主、设计方等利润分割太多,留给施工单位太少了,大家要求政府来改变现行行业体制。

  控制竞争,控制上游产业的利润剥夺,工程造价的结算方法最好回到定额时代,似乎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发展希望全在政府身上,与企业自身无关了。

  这种情形已存在了很多年,建企企业家喊了很多年,协会也帮行业呼吁了很多年,事态却并没有朝着企业期望的方向去发展。相反,企业数量愈来愈多,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产业方式调整也相当缓慢,工程总承包始终未能形成主流。

  我们就很有必要深究一下,问题表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何方?

  我们一定要清醒意识到:现在世界大势是低碳经济,投资主体是民营企业。这种大背景下,最低价中标(用最低的消耗建成合格的建筑产品)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投资项目引用最低价中标更是早已通行的国际惯例。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改变行业现状和企业生存状态才是企业家应该考虑和突破的地方。

  我们也一定要意识到,在当前的中国大环境下,等待行业环境改善的想法是天真的。近10多年的产业变迁已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现在更应多反省自己:目前的现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吗?企业的努力能影响产业朝良性方向发展吗?鲁班咨询研究表明,企业内部的变革和提升更能让我们自己逃离困境,更能改变行业现状。

  当前的行业困境主要是企业长期以来在落后的经营理念、长期定额计价方式和计划经济思维影响下,由于企业变革和管理提升停滞不前所造成的。

  真相

  建筑门窗幕墙行业作为一个高危(法律方面)和高风险(成本、质量、安全方面)行业,获取这么低的利润是十分不合理的。

  然而一方面大家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新人和新企业往里挤,一个工程几十家、上百家企业打破头。建筑行业利润比其他行业低很多,风险又大很多,产能过剩却越来越严重,这不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真相是什么?

  真相一:企业利润低,项目利润高

  现在所谓的行业利润低,大家的说法和统计数据反映的是企业总部利润低,实际上项目上利润可能不低。

  由于国内建企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落后,无法进行集约化经营,大多数民营建企和越来越多的大型国营建企采取项目承包制的方式作为项目数量和地域扩展的主要手段。这种简单粗放的企业运营模式的结果是大量利润留存在项目上,有的企业总部本身只承担“税务局”的角色,收点管理费了事,而项目负责全部的责任(拿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垫资)。企业总部每个项目总共才收取1-3个点的管理费,管理费开支完,有的项目还要帮忙揩屁股(亏损大后项目经理跑了),一年下来就不可能高利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总部拿低利润就是正常的了,项目留取高利润也是应该的了。

  真相二:企业和项目的利润都低,项目成员或分包供应商利润高

  这也是企业管理能力不强的典型现象之一,富了和尚穷了庙。企业的各级单位都没挣到钱,项目上掌权(发包、采购)的个人挣到钱了,分包商、供应商挣到钱了。

  这种状况在国有大型建企中更为普遍,民营建企中也不在少数。项目上利润漏洞很多,总部和项目部都对成本管控乏力,项目上到处跑冒滴漏。最为严重的是,在总部管控无力的情况下,项目掌权人员缺乏职业精神,为个人私利,对分包商、供应商放水,造成项目亏损。

  真相三:总承包企业利润低,专业公司利润高

  在整个行业利润低的背景下,行业细分市场却大相径庭,差别巨大。

  从表中可以看出专业化公司利润率要高很多,约为总承包类公司1.5倍(其中中国建筑利润大部分来自房产,否则差距更大),市盈率是总承包类的3倍,说明专业化公司拥有更高的赢利能力,且资本市场对专业经营模式有更高的认可,但我们的企业却非常热衷于做大、做全、多元化,无心在主业或在某个领域做强、做专业、做品牌,导致利润微薄。

  总承包类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品牌差异化小,缺乏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低价竞争就成了必然手段,低利润生存就成为行业常态了。

  真相四:企业、项目、个人和分包商均利润甚低,但并非主流

  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企业本身是不可能长期生存的,会自然解体,或转行,或被兼并、收购。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市场具有自然调节的能力,这样的企业和行业都不可能久存,并不需要我们去担心。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由于行业复杂度和企业管理落后导致的企业总部利润微薄,利润流向项目、个人和供应商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项目、个人、分包和供应商,拿的钱再多,不会为行业再投入(技术、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建企总部无法得到的利润流向了其他行业(房地产、开酒店、多元化),没有反哺到行业进步,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

  深层原因

  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和压价,问题仅考虑到这一步还失之肤浅。

  产能过剩其实只是表象,行业长期利润微薄、规模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还出现产能过剩,一定有其深层原因,即国内建企长期不注重内部核心竞争力建设,导致行业门槛过低,新进入者可以很容易且风险较低的加入竞争。

  当前总承包类企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思维中打转,对关系竞争力的极度迷恋,疏于企业内功的提升,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品牌、技术、资金运营、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对新进入者都构不成竞争门槛。特别我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长期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现实,大企业成本比小企业成本高,小企业成本比个体包工头成本高。这种行业状况造成难以将有关系拿项目但没有管理经验的新进入者挡在门外,竞争者增多无法控制。

  任何行业进步,实施行业整合,提高价格和利润空间只有两种路径,一种依赖品牌,如苹果、奢侈品牌,一种依靠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兼并落后产能,阻止新进入者最后获得定价权。如家电、百货连锁行业。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两种情形都没有能实现,产能过剩就无法控制。

  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曾经有过好日子,笔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项目经理时,由于大企业少,建企地位相当高:有高达30%的预付款,定额计价以上还要有数百元每平方的人工、机械、周转材料补贴,这样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市场经济的价格和竞争激烈程度毕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行政调节很难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在的巨额垫资、恶性压价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大可不必抱怨业主太坏。逼政府出台管制政策,大家则用阴阳合同来对付,已说明这些做法有违市场经济规则,作用不大。市场经济只要双方情愿、不违法,一般都是合理的。

  因此改变竞争生态的责任首先是企业,不是政府产业政策。

  有些大型建企企业家甚至还有这样的一种陈旧观念:大企业成本高是必然的,负担大、老问题多。完全忘记一个企业家应尽的责任,就是通过不断创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福利,这是企业家的天职。

  大型建企有不利之处,但应该看到相比于小企业还拥有更多的有利之处。一次性采购一万吨钢筋总比采购一千吨钢筋要便宜,100亿的资金运作总比10个亿的资金运作成本要低、效率要高。企业家的责任是克服短处,发挥企业的优势,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长期规模不经济是不应该的。

  从国际上看,建筑门窗幕墙行业早已呈现规模经济的基本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大企业数量很少,专业分包众多的良性产业生态,日本、欧美无不如此。

  从国内各个产业横向比较看,随着管理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无论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规模经济已成为普遍规律,中餐业过去认为最不可能规模化经营的行业,现在已经到了没有规模就不能生存的地步,大型连锁品牌已有很多成功案例。

  只要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还处在规模不经济状态,就说明整个行业创新能力还太差,企业家还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建企企业家应该为此感到羞耻。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耗用了全球森林砍伐量的49%,全球建筑用钢材水泥的50%,将占中国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0%,我们还在高消耗、高排放地粗放发展产业,是对子孙后代、对地球、对全人类的犯罪。

  建企企业家必须清醒意识到一点: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只要不改变规模不经济的现状,产能过剩问题就不可能解决,恶性压价竞争就不可能避免。而这一问题解决的第一责任人一定是企业自身,一定是企业家自己,等待政府政策无疑是瞎子等天亮。天助自助者,市场环境的改善首先依赖于自己的努力。

  行业利润微薄的另一种表象是产业链分割不合理。

  企业和协会抱怨现在施工企业差不多沦落为“来料加工”了,被业主、设计方拿去的利润过多,却承担了建造过程的大多工作和风险,希望政府来改变这种分配体制。

  这种牢骚对行业发展完全无益,又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这种分配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政府并无能力调整(主要是市场在起作用),我们若再坐等这样的机会,会贻误行业发展良机。

  产业链的整合和扩展是企业职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政府只要没有搞禁入、搞行政垄断,就是市场的事,是企业自己的事。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上游产业投资开发、设计只要不是类似石油、电子、通讯行业一样的行政垄断产业,我们提的问题就不存在。事实上恰是很多建企将有限资金大量抽血,投向房地产业是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用协会呼吁、政府安排,企业只要有能力,自会争着向上游瓜分利润。

  从近年的行业政策看,倒是建筑门窗幕墙行业行政壁垒越来越高,与国际、国内经济潮流反动,与WTO原则相违背。最新的特级建企资质管理标准之高是国际上行业管理独一无二的,这种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是利是弊,笔者并不看好。会不会形成食利阶层?仅凭高资质收取挂靠费,可以不思进取?当前挂靠盛行,愈演愈烈,税务局型企业集团众多,难道不是高资质门槛的一种副产品吗?

  企业家只钻营于提升资质,却不热衷于提升品牌、质量、成本的竞争力,难道不是对企业进步、行业发展的一种伤害吗?

  现阶段的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向上游发展,向上游要利润,不是如何调整体制的问题,而是企业有没有能力的问题,战略上合不合适的问题。

  现实是我们建企建造阶段的管理尚千疮百孔,无论是质量、安全、成本,还是品牌战略、资金能力都还问题多多,何以向上游扩展,何以瓜分产业链更多利润。

  鲁班咨询研究表明:当前建企项目管理的利润空间应有10%(从2%到12%)以上的空间可以挖掘。当前各大建企“项目承包制”的比例越来越高,并不充足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多元化,每个特级企业都想投资建个豪华酒店而投入信息化、技术研发和人才资源建设的资金却少得可怜,科技贡献率是最低的一个行业。产业链中建造阶段的事未能做好,却大谈向上游整合、瓜分上游产业的利润,完全缺乏基础。这方面想得过多、做的过多,反而伤害了建筑主业。

  从以上分析可知,建筑门窗幕墙行业长期未能从低利润恶性竞争中的环境脱离出来,是长期的计划经济思维害了我们,是对关系生产力极度迷恋的价值观害了我们,是我们长期关注外部,不注重内功修炼的经营理念害了我们。

  是到了我们自己来解放自己的时候了。

  出路

  当前我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实质上已成了一个“围城”。

  从资金的角度讲,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建筑门窗幕墙行业赚钱,将并不足够多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建酒店和多元化,大幅减少了对建筑主业的反哺。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越来越多的赚到钱的企业家、项目经理转身于外行业,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企业家向外行出逃,大量没有经验、没有赚到钱的行业内外人士涌入建筑门窗幕墙行业搞承包冒险,质量、安全和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创新能力,几乎全用在设计招标规则和如何围标串标上,全国各地招标方法不下千种,围标串标技巧更是五花八门,这才是中国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的悲哀。无怪乎建筑门窗幕墙行业一直是被整顿的行业。这种大量高水准人才外流,低水平人力资源较易入行的现状,对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这些现象是最令人忧虑的,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提升行业利润,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出路究竟在何方?

  一是要研究行业发展规律,要让行业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市场经济规律在建筑门窗幕墙行业究竟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我们的行业领导、企业家穷于应付公关和各个出问题项目上的救火。整个行业缺乏真正的研究力量,让我们认清行业的本质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二是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改变行业落后的计划经济思维。企业家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创新责任,放弃“等、靠、要”,建立“平民精神”的经营理念,依靠勤奋、管理创新获取平均利润,甚至高于平均利润。

  行业环境固然不佳,谁能改变,谁来改变?

  等待政府的产业政策救助,向房产、多元化发展,会丧失建筑主业的大好机会,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大有可为,只是我们未能看清形势,房地产一时暴利,却终会有万丈深渊来临。

  救行业、救企业首先是我们企业自己,我们企业家一定承担起创新责任。多反省自己,多练内功是正道。

  三是大练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行业壁垒。

  当前行业的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说到底是行业门槛过低引起。如果筑高行业门槛,阻止有关系没能力的新进入者,依靠现存企业的自身势力,从品牌、技术、质量、成本多方面入手,提高竞争壁垒。大企业一定要突破规模不经济的怪圈,获得成本优势,才能打破产能过剩的格局,才能淘汰众多落后产能的中小企业,产业生态才能逐步进入良心循环。这样“挂靠承包”、“内部项目承包制”一定需要被“直营”代替。甘于拿点管理费,自废武功的经营现状需要被扭转。

  要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国内大型建企一定要在信息化实现突破,一把手要把精力转到研究管理、研究信息化上来。利用信息化实现集约化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筑门窗幕墙行业利润率的提升指日可待。

门窗幕墙第一手资讯! 上中国幕墙网 news.alwindoor.com 手机访问地址 3g.alwindoor.com

原文地址:http://www.52mqw.com/info/2016-9-7/41795-1.htm
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中国幕墙网 点击查看 www.alwindoor.com
我要评论 (已有*人参与评论)
上一篇:建筑业发展放缓,工程企业如何应对?
    
【回到顶部】
  第11届AL-Survey读者调查评选活动于2015年11月正式启动,本届调查活动将以"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为主题,旨在呈现...
[正文]  [评论]

中国幕墙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中国幕墙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幕墙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

月精彩评论集锦
  • 这篇文字写的很好,把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的现状及困境都一一列举出来,本人也在这类企业任职三年,与作者有同感。中小玻璃加工企业,希望挖一些大企业的专业人员来任职,但是人来了,也给了重要的职位,但是真正运作的过程中,老板依然要按自己的工作习惯,价值观来行事,所以尽管老板花"高新",请"能人",却没有真正起到能人的作用,企业的问题依然没解决,最后人还是会一拨拨地更换。希望作者这篇文章能有更多人看到,就会有更多人受益。作为同行,顶一个!
    来自 123.151.185.220 的手机版读者对中小玻璃深加工企业之殇的评论
  • 很好的专业论文,国内GRC最专业的论文~!
    来自 219.128.8.93 的读者对幕墙新秀GRC的评论
  • 我支持第三种处理办法。建筑业的规定相关从业人员都是熟谙于心的,B公司的做法肯定是违法的,但D公司作为承建方在建设过程中没能及时发现问题这也说明其监管不力,也应付一部分责任。
    来自 182.135.64.76 的读者对高层建筑不装安全玻璃该怎么办的评论
  • 无论何时、何地,爱国都是一种不容玷污的高尚情怀。高尚的情怀,只可用高尚的举动来表达。安泰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支持安泰!支持保钓!
    来自 222.176.209.253 的hua-zhang对理性爱国 支持保钓——安泰呼吁行业理性保钓的评论
  • 把质量和口碑都做好的才可以论为好胶,我比较信赖第一品牌----成都硅宝
    来自 120.192.231.109 的读者对2010年度“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产品展播的评论
  • 看了“中国幕墙网”的诸多信息,看了很多专题论文。认为本人的4项发明专利有突出别格和重大意义。能告诉我如何求得探讨进展吗?13969679384
    来自 221.0.136.168 的海边老翁对2012全国铝门窗幕墙行业年会论文集的评论
  • 开房商更关注成品质量,做工程的都只知道选旭格、YKK、阿鲁克,所有参与代工生产的门窗厂和材料商们,还要加强推广,走到前台来。
  • 春江很牛吗?就是一个标准的温州家庭作坊式企业,和坚朗,立兴这些大品牌,没得比的。。
    来自 182.135.64.76 的读者对行业七大品牌排行榜、用户群体全国分布情况分析的评论
知识百科
月热点新闻推荐
月企业关注度排名
月产品人气值排名
客服电话:400-60-54100  传真:0832-2201099 值班电话: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