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提名的作品之二:福建平和下石村的“桥上书屋”。
“桥上书屋”局部。
在不断失去家园的当下,在被“现代化”肆意涂抹的乡村,我们要怎样更新生活?又该怎样重返故乡?
一条小溪自山上蜿蜒流下,两座乾隆年间的土楼,隔着小溪默默相望。一座钢铁结构的新桥跨过溪水,将两座土楼连在一起。桥面上十多位小学生席地而坐,书声琅琅,在山村里回荡。
“桥上书屋”是清华大学教授李晓东设计的一件公益建筑作品。他在据传世代关系紧张的两座土楼之间的小溪上,建了一座只有两个班的希望小学,学校下面是一条钢索拉起的Z字形小桥。建筑使用了木条、木板与黑色的钢构件结合,在一个特殊地点完整呈现了乡土化的现代理念。
“桥上书屋”的出名,并不仅仅因为它好看,也不仅仅因为它是希望小学。而是因为这座小小的复合型建筑,竟轻盈地承载了许多我们正在失去的东西。
“桥上书屋”坐落的福建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安静朴质,历史时光雕琢下的印迹让这个小村落尤显恬淡。村子中心有两座两三百岁的圆形土楼,一条溪水连接两者。传说旧时,这两座土楼的家族结了仇,于是划水为界,老死不相往来。事实上,土楼这种传统而独特的集合住宅,恰恰又显现出客家聚落文化的某些脉络:“强烈的内向防御性”和“颠沛流离的往事”。每一户住家都相对封闭而独立。如今,土楼的命运岌岌可危,它已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家庭居住,村民们也都从其中搬出,土楼间的场地也慢慢地变得冷清、萧然,鲜有人气。如此下去,土楼将变成一个意义被逐步抽离的空洞符号,乃至变成杂草丛生的废墟。这无疑是闽南文化保护者最不愿看到的事。
李晓东决定改变这个现实,建“一座桥”,“一座跨越溪水连接两个土楼的桥”,是他最初的简朴灵感。这座桥,又可以是一所希望小学,一间图书馆,一个村民活动中心。李晓东给出了一个含义丰富的设计。建筑以钢木结构和拉索吊桥为主,以天然纯正的桉树木条作为外部包裹。它在一片青葱树木间,与周围的两个土楼互相呼应,色调相溶,却又充满张力。好似传统与现代的无碍对话,亦似两个凋敝世界的穿行之桥。
这座桥式的多功能建筑,分为上下两层,是复合型构造。建筑下层为纯粹用于穿行的吊桥,上层则是主要功能空间:两个阶梯教室,一个小图书馆。李晓东将三个功能区全都安置在桥上,图书馆在中间,教室在两端,分别朝向两个土楼。教室两端分别设计有转门和推拉门,使外墙在课余时间成为两个可以为村民服务的舞台:上课用作黑板和讲台,放学期间村里则可在此举行木偶戏等表演性质的公众活动。两座土楼因此发生了连接,而周遭空地也因此活起来了。以这座桥屋为中心的区域,成了村里人活动的新空间。每逢傍晚和夜里,村里人会自发向这里聚集。这处建筑,不仅解决了教育、交通问题,也为下石村注入了新的精神凝聚力。
书屋管理员介绍说,书屋总建筑面积为220平方米,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书籍。其中,既有鲁迅、冰心等人的文集,也有英语学习辅导书,更多的则是科普、常识、土楼、种植养殖等。
这座特立独行的桥上书屋,横跨在两座古老的土楼之间,周围遍布低矮的古民居,仿佛显得格格不入。但恰恰因为这种现代与传统的冲突,桥上书屋建成后很快就名声在外。“建筑设计应有如中医的理念,调和系统以治疗有病的人,而非仅仅针对疾病本身。”这恰是建筑师李晓东坚持的理念。在解决建筑最基本的功能之基础上,催活村落历史、文化、人际系统及公共生活,让这座桥上书屋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本身。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平和县崎岭乡下石村桥上书屋。它不仅获得了世界建筑新锐奖这一荣誉,也改变了1000多位村民的生活习惯。他们在这里阅读《蜜柚种植技术》,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学习《卡通英文字典》。他们的未来,将因这座略显突兀的书屋而与众不同。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幕墙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