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幕墙网 08月11日 记者小静】如果说到中国钢铁业,不能不提的是铁矿石谈判。因为铁矿石不仅是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命脉,也是多年来困扰中国钢铁业的一条沉重的锁链。最近3年,中国在铁矿石年度长协合同谈判中已经全面走向被动。即使中国已经成为铁矿石最大的需求国,以及今年铁矿石供应存在2亿-3亿吨的过剩水平,中方依然不能在这场商业谈判上占得丝毫便宜。
谈判始末
自2004年始,宝钢主导的铁矿石谈判连败5场,特别是在2008年被迫签下最高96.5%涨价幅度的城下之盟,当时被称为“仅好过谈判破裂的结果”.于是,中钢协接过了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权,开始独挑大梁。
谈判之初,中钢协姿态高调且强硬,要求澳洲矿降价45%、巴西矿降价40%,回到2007年时的价格水平。然而,经过数月漫长的拉锯战,甚至不惜首次将谈判拖到“加时赛”,中钢协也没能获得对矿企的优势。这期间,三大矿企与除中国外的全球主要钢厂一一达成了长协基准价格。
目前,中钢协的表态依然是“谈判仍在继续”,可铁矿石谈判已近似名存实亡。不仅众多中小钢企私自接洽矿企,大量进货,长协阵营中的大中型钢厂也纷纷倒戈,开始按6.7折,也就是基准价格支付价款,在现货市场采购。市场形势的变化使得中钢协争取“中国价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是非力拓
一个月之间,毁约中铝和身陷“间谍门”,力拓这家之前名气仅限于钢铁行业的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商,在中国变得尽人皆知。
当今年2月中铝宣布注资力拓195亿美元时,力拓将中铝称之为“白武士”,然而市场环境出现好转之后,力拓便迫不及待地与中铝解约,转身与另一大铁矿石巨头必和必拓成立联营公司。
而“间谍门”事件的爆发则让力拓在中国的声誉降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7月5日,力拓中国铁矿石业务部门4名员工因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被拘,外交部指出其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到中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
这一事件的涟漪效应迅速扩散,中国进口铁矿石贸易市场的混乱也因此被抽丝剥茧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发现,矿企对中国市场非正常手段的渗透已经太深,如果继续置之不理,这个市场将要失控,从而对中国经济造成长远的损伤。如果说可能因祸得福,那么混乱无序的中国进口铁矿石贸易市场或将因力拓“间谍门”事件的出现而迎来变局。
兼并重组大势
中国的钢铁市场很大,但中国的钢铁企业却太过分散,排名前5的钢企只占据了全国产能的不到30%,这种格局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也是中方在铁矿石谈判中无法获得议价权的重要因素,因为再大的市场也无法在企业身上形成合力。
早在今年年初,加速钢企兼并重组就被提上议程,并体现在国务院出台的《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要求力争到
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产能在5000万吨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形成若干个产能在1000万-3000万吨级的大型钢铁企业。
一直以来,中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比如鞍本在2005年的整合,只是挂了个名,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都没有统一,都是各干各的。通过整合济钢和莱钢而成的山东钢铁集团也是这样的问题,但最近山东钢铁集团首先就人事取得了统一,为真正的钢铁企业整合迈出了第一步。
工信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条例》有望在9月底出炉。该条例将着重解决钢企跨区域兼并重组后的税收分配问题,中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也有望进入实质化阶段。【完】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型材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