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滨海新区举行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正式向外公告并征询公众意见,从即日起至6月5日,广大市民可通过生态城政府门户网站www. eco-city.gov.cn、拨打25206353,或通过今晚报公众服务热线96860对总体规划提建议。
据了解,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确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具体选址在滨海新区海滨休闲旅游区内,位于汉沽和塘沽两区之间,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规划范围为东至汉北路和规划的中央大道,西至蓟运河,南至永定新河入海口,北至规划的津汉快速路,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这里将成为非常理想的居住区,能分流未来在滨海新区工作、生活的150万人口居住的需求,同时将为整个天津市提供更好的服务,还能对环渤海湾周边省市地区起到良好的发展带动作用。
据介绍,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确定把生态城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示范区;建设体现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生态宜居的国际化滨海新城。规划中确定了生态城要以生态环保科技研发转化产业、绿色建筑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建立绿色交通、邻里单元、生态社区模式,并确定了生态城“一核一链六楔、一轴三心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此外,规划以节水为核心,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塑造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地方特色与现代科技文明相交融的城市景观风貌;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生态城建设成为高效、便捷、可靠、动态的数字化城市等。
据悉,中新天津生态城计划于今年7月奠基开工,用10至15年的时间全部建成,其中,3平方公里起步区用3至5年时间建成。
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中新生态城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条件,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
据了解,规划以蓟运河和蓟运河故道围合的区域为生态核心区,建设六条生态廊道,加强生态核心区与外围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保留西南侧水系入海口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形成咸淡水交错的复合式水生态系统。预留七里海湿地鸟类迁徙驿站和栖息地,保障“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向海边的延续。完整保留蓟运河故道,保障北部蓟县自然保护区通往渤海湾廊道的畅通,形成以河流为脉络的区域生态网络。在生态城内部,沿河道、湿地建设楔型绿地,形成与区域联系的生态廊道。在蓟运河、津汉快速路等河道和对外通道两侧设置防护绿带,为生态城提供生态屏障。结合自行车道系统和步行系统,建立覆盖范围广阔的绿廊系统,构建“水库—河流—湿地—绿地”多层次生态网络格局。
“邻里单元”分三层结构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根据生态型规划理念和我国社区管理要求,结合新加坡“邻里单元”理念,形成了符合生态城示范要求的“生态社区模式”,包括基层社区、居住社区、综合片区三级。
据介绍,基层社区由约400米×400米的街廓组成,以城市机动车道围合形成,内部包含完整的步行和自行车道路。基层社区中心服务半径为200米到300米,服务人口约8000人,可满足社区居民就近获得日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的需求。居住社区由4个基层社区组成,通过步行和自行车系统连成网络,其中心服务半径为400米到500米,服务人口约30000人,主要为居民提供日常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等服务。综合片区由4到5个居住社区组成,场地灵活布置。片区中心结合轨道站点配置更高一级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居民外出首选慢行方式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倡以绿色交通系统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提升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比例,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创建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高效率、高服务、有利于社会公平的交通模式。
据了解,生态城内部规划机动车道路系统和慢行道路系统,其中高密度的慢行道路系统,串联大部分居住、产业和公共设施,结合绿地系统营造环境宜人的慢行空间,使慢行方式逐步成为居民出行首选,实现人车友好分离、机非友好分离和动静友好分离。建设由“轨道交通、城内公交骨干线、公交支线”构成的三级公交服务体系,不同层级的公交线路之间、公交线路与慢行交通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分工和衔接,满足片区之间及与外围邻近地区的公交快速联系。
建四级公共服务体系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构建了“生态城中心—生态城次中心—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立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据介绍,商业金融业设施将结合轨道站点和各级服务中心设置,全面实现商贸流通现代化。其中,城市中心将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方便幽雅的休息场所;片区级公共设施中心,重点发展商业和贸易金融业;社区内部生活生产服务配套商业中心,分散布置在各居住社区和产业区内。文化娱乐设施方便,将建设艺术展馆、歌舞剧表演场馆等大型文化活动场所。每个居住社区设立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和老年文化活动馆,建立生态城、生态片区、生态社区三级图书场所。在蝴蝶洲建设生态展示、教育基地;在国际生态论坛南侧建设蓟运河博物馆和文化园。在体育设施上提倡公共化与社会化,各类大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公众开放。在医疗服务上,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预防保健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此外,在教育设施上,与生态环保研发、产业化功能相结合,安排重点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在起步区北部建设国际生态科技大学(暂名),完善社区教育网络,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
规划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
据了解,生态城内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低于15%;促进高品质能源的使用,禁止使用非清洁煤、低质燃油等高污染燃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100%;充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生态城内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建设高效便捷“数字城”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确定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科学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将生态城建成高效、便捷、可靠、动态的数字化城市。
据介绍,生态城将建立统一的生态城基础数据平台,实现政府内部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建立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网格化、立体化管理,对城市部件、事件实施全时制、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处理和反馈,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加快通信工程建设,遵循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的原则,构建布局合理、汇接灵活、安全便捷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网络,实现区域范围内无线城域网覆盖率100%。
预防为主加强城市安全
生态城对城市安全的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平战结合、平灾结合,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优先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据介绍,生态城将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系统,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地面沉降预警系统,综合提高防洪防潮能力,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防空设施,整合单一灾害防救系统,建立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同时要加强公共安全、灾害自救互助教育,提高广大市民自救意识,以达到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减轻灾害损失的目标。在生态城内,合理设计疏散救援道路和防灾避难疏散场地;生态城西侧沿河岸进行微地形处理,结合景观设计,构筑符合防洪标准的生态型自然防洪堤。
建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以节水为核心,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
据介绍,生态城内将实施污水集中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提高非传统水源使用比例;实行分质供水,建立水体循环利用体系,加强水生态修复与重建,合理收集利用雨水,加强地表水源涵养,建设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