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节能面临三大难题:全民节能意识淡漠,标准规范陈旧
老化,行政牵头有待加强。但也有三大机遇:中央高层倾力关注,群众需求愿望强烈,技术条件逐步成熟。
听说连当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缪昌文每年都有质量很高的议案,当敲开京西宾馆他下榻的房间时,果然领略到了这位代表关注民生、情牵行业的社会责任。他说:“房间温度很高,大家都应该多喝点水。”接着他又风趣地说,这句话能不能代表你要采访的题目啊?有“水”也有“热”,都涉及到了节能话题。
缪昌文是建设部第一批公布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作为我国
建筑材料领域的知名专家,他继去年“两会”提出建设节能议案后,今年又将这个议案的公共涵义和可操作性提高了一个层面。缪昌文非常生动地比喻:“虽然节能重在解决能源的‘能’字上,但更重要的还应看到能不能有所作为?能不能身体力行?能不能使其外部环境得到梳理和改善?进而推动全民参与下的善于行。”
缪昌文说,去年的议案,他的节能观点多数是
框架式的,而今年由于中央高度重视节能型社会的架构,促使这个话题显得更紧迫、更有深刻含义,让他不得不对这个日益社会化的问题产生纵深思考。他坦率归纳,目前,不管工业节能还是民用节能,都面临“全民节能意识淡漠,标准规范陈旧老化,行政牵头难成合力”的三大难题,尤其是应用推广的曲高和寡,让节能成了一项束之高阁,放不下去的工作。
他一层层分析:从百姓角度出发,他们不太了解节能与耗能间可能存在的巨大消费差额,没有体验到节能的市场好处;从立法角度出发,尽管我国已出台《节约能源法》,但因缺乏可操作的条例和规章做保证,难以对不利于节能的多个环节形成制约;从标准角度出发,由于多头和交叉管理,严格执行节能
设计标准的大环境还没产生。
缪昌文引用一组数据说,节能问题之所以从行业问题演变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除了资源短缺和浪费这个孪生兄弟相互作怪外,建设行业的耗能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环境安全。特别是我国目前43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里,90%以上都属高能耗建筑。由于对人居、工作环境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其成为中国越来越难治的城市病,并影响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他建议:必须依靠政府立法并出台配套规章作为节能保障,用法律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公众履行节能的社会义务;鼓励公众主动参与节能,并在研发、生产、消费环节,既得到强大的技术支撑,又得到包括税收减免在内的政策扶持,真正使建设节能的观念与行动由行业向全社会延伸。
据了解,2003年起,上海已有400万平方米住宅项目实施了节能工程试点,今年又有超过600多万平方米的新建住宅投入使用。另外,即将出台的上海《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将提高
建筑玻璃、
幕墙、
墙体材料的
保温隔热标准,使标准、规范成为推进节能的“先行官”。
缪昌文认为,建设行业担负着艰巨而紧迫的节能任务,在行业水耗、电耗、地耗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前瞻的判断意识,力争在建设行业的上、中、下游形成节能合力,特别是在制定相关政策和
技术标准上,都应考虑水耗、电耗、能耗的综合作用,在创新思路的基础上,使节能产品在研发阶段就考虑到综合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尽量让节能产品技术、性能、特点符合市场需求,让老百姓买得起,用得上,得到实惠。
他还认为,在建设节能过程中,尤其要选择那些耗能高、使用多、与百姓关系密切的产业发起科技攻关,并尽快转化为产品和市场。比如在建筑业的能耗、材耗方面,应下更大力气采取技术对应政策。他表示,目前
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27%,是行业的耗能大户,其中政府办公楼的耗能水平甚至超过了8亿农民的耗能量,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各地政府必须带头节能,在社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这位人大代表最后说,节能工作是建设行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手段,为减少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再生材料,国家有必要组织既有通用性,又属关键和前沿
节能技术的科研开发,有条件的省市,还可利用我国原创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融合,推动更多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
设备和
新材料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应用。同时,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中加大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引导那些有实力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进入节能领域投资,真正使节能工作有钱、有人、有力,“能”得起来。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幕墙专区 】